來源:齊魯網作者: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-10-15 09:01:10 [提要]為期四天的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,13號已經在濟南閉幕了。非遺展會結束了,但非遺傳承的話題,沒有結束。

  濟南的徐秀玲傳承魯繡技藝36年
   齊魯網濟南10月15日訊 為期四天的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,13號已經在濟南閉幕了。非遺展會結束了,但非遺傳承的話題,沒有結束。在我們13億人口中,國家級傳承人不到2000位。在非遺展會上,很多參展者都在苦苦尋找傳承人,但應者卻寥寥無幾。展會上的收穫讓他們有些失望。
 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早安山東》報道,濟南的徐秀玲,用頭髮為絲線刺繡,傳承魯繡技藝36年,唯一的省級大師。來到非博會上作品一件不賣,只為收到得意門生。
  魯繡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告訴記者:“魯繡很少人知道,一副作品需要好幾個月,不是三五個月學會的,學起來很慢很枯燥,年輕人沉下心來的不多。”
  徐秀玲的擔心,也正是當下很多民間老藝人的心聲。原濟南魯繡研究所解散後,為了不讓這一古老藝術失傳,徐秀玲自己出資帶徒,開辦了魯繡學習班,普及魯繡知識, 傳授魯繡技藝。
  魯繡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表示,自己收了300人了,但是能堅持下來的不多,到現在堅持跟著幹得也就五六個人。
  人頭攢動的展會上,拍照留影,打聽詢問魯繡技藝的絡繹不絕,徐秀玲更盼望著有更多喜好魯繡的年輕力量加入進來。
  我們常說,小技拾人者易,創造者則難,欲自立成,至少辛苦半世。正是基於此,越來越多的民間老手藝在不經意間消逝。
  威海鋦瓷技藝傳承人耿海勝稱:“人人都在喊保護,重要的是多關註多關註老手藝加工的東西多購買和使用,這樣是最好的保護。”
  許多人怕手藝傳給徒弟,餓死師傅。而威海鋦瓷技藝傳承人耿海勝則敞開門吆喝著面向全省“招收學員”,就是希望鋦器藝術能在這樣一個文化繁榮的當下,喜好收藏的春天裡能夠真正悅動起來。
  威海鋦瓷技藝傳承人耿海勝告訴記者:“我們這些瓷器都是非常珍貴的,今天學明天就掙錢是不可能的,幾年的 時間修煉,貴重的瓷器不可能拿來給你練手,我現在招收學員好幾天了,只有感興趣的,沒有報名的。”(視頻來源: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早安山東》 原標題: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b60sbrq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